武汉佰乐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联系热线
  • 联系人:方经理
  • 电 话:027-65279366
  • 邮箱:products@biolabreagent.com
  • 地 址: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神墩四路666号C栋

支原体与细胞凋亡之间的相爱相杀

发表时间:2022-11-16

支原体感染可引起人类的多种疾病,如呼吸道感染、关节炎和泌尿生殖道疾病等。研究表明,支原体可引起宿主细胞凋亡,并与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

支原体感染与细胞凋亡关系密切,不同种类的支原体引起的细胞凋亡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作用也不同。支原体感染细胞后,可直接诱导凋亡,亦可通过局部细胞因子或其他物质间接诱导凋亡。

因此,研究支原体与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对阐明支原体致病机理和临床上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

◆◆支原体◆◆

支原体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在细胞培养过程中,支原体污染率高达30%-60%,随着细胞培养技术的广泛应用,组织、细胞、疫苗等受支原体污染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细胞受支原体污染一般难以察觉,而支原体又可以通过细胞滤膜,因此难以去除,是细胞培养面临的一个世界性难题。

>>>>

支原体的检测方法

目前,支原体的检测方法有很多种,包括培养法、DNA 荧光染色法、酶法、PCR 法、ELISA 法、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生化检测法、直接血凝试验、探针法、放射自显影法等,每种方法各有利弊。传统的支原体检测方法通常耗时长,操作繁琐,环节多,因此,选择快速、准确、有效的检测方法对控制原材料、细胞、生物制品的支原体污染十分重要。


谈完了支原体,现在我们来谈谈细胞凋亡这回事。

◆◆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Apoptosis)是Kerr在1972年提出的,一般是指机体细胞在发育过程中或在某些因素作用下,通过基因调控的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细胞凋亡与细胞生长、分化、消亡以及机体许多生理、病理过程有关。

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的形态变化是特有的,表现为:细胞核固缩、染色质凝聚、胞浆浓缩,核染色质密度增高,凋亡小体形成,细胞核染色质DNA被降解为180~200bp寡核苷酸片段,在琼脂糖凝胶电泳中呈典型的梯状条带(曾被认为是细胞凋亡判定的金标准之一)。

但是这种方法既不能检测单个细胞水平的凋亡,又不能提供细胞发生凋亡所处的组织位置和细胞分化状态等方面的信息。

有问题就有解决方法——TUNEL法

TUNEL法:由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细胞凋亡晚期,染色体DNA双链或单链断裂而产生大量的粘性3-OH末端,可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TdT)的作用下,将荧光素/酶标记的dUTP结合到DNA的3-OH末端,从而可进行凋亡细胞的检测。


联系方式
手机:18108604356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