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热线
- 联系人:方经理
- 电 话:027-65279366
- 邮箱:products@biolabreagent.com
- 地 址: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神墩四路666号C栋
-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抗体在研究中的应用
日期:2023-08-22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抗体用于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过程,组蛋白去乙酰化是人体细胞内发生的基本活动。
组蛋白去乙酰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学修饰,它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来影响细胞的功能和命运。组蛋白去乙...
-
RNA结合蛋白的新功能及机制研究
日期:2023-08-15
人类基因组有1800多个RNA结合蛋白编码基因,其功能主要是参与RNA代谢调控,包括RNA剪接、3’末端加工、RNA修饰、包装及翻译等生物学过程,对机体的多数生理功能都有重要的影响。
RNA3’末端加工机器是一个...
-
中性粒细胞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关键作用
日期:2023-08-08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代表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点是免疫耐受丧失和免疫系统异常激活。目前传统观点认为SLE主要是由于淋巴细胞针对自身抗原产生了大量的自身抗体进而致病。...
-
荧光抗体技术知多少
日期:2023-08-04
自1942年首次发现以来,免疫荧光染色一直是一种高度可靠和强大的技术,用于广泛的研究和诊断目的。
用荧光分子标记的白血病细胞
通常,荧光抗体(FA)技术将涉及使用细胞或抗体,其恒定区域已用荧光标记标记(也...
-
加快药物发现过程的抗体库
日期:2023-08-03
癌症等疾病的流行以及对免疫疗法需求的增加正在推动针对致病细胞和生物体的技术的发展。这导致了所谓的抗体库的发展。
当病原体感染健康宿主时,宿主的免疫系统会做出反应以抵抗它并保持健康。宿主产生抗体...
-
Tfh细胞中Trim37泛素化调控Bcl6功能和影响抗体形成的新机制
日期:2023-08-03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孙兵等人在全国免疫学大会上分享了Trim37基因影响抗体形成的新机制。Mulibrey(Muscle-liver-braineye)nanism是一种临床遗传性疾病,它主要是有Trim37基因突变所引起,病人的临床...
-
ΦX174噬菌体编码蛋白抗生素的机制
日期:2023-08-01
随着针对许多细菌病原体的有效抗生素的逐渐丧失,噬菌体疗法作为治疗感染的手段引起了人们的新兴趣。一些噬菌体产生抗菌蛋白,导致其宿主细胞裂解。研究人员最近确定了一种“YES”复合物的结构,由噬菌体蛋...
-
发现:通过KGDH控制组蛋白去甲基化
日期:2023-07-31
组蛋白的甲基化状态影响染色质结构和基因表达。组蛋白去甲基化酶活性影响这些调节甲基化标记的分布。研究人员发现一种称为α-酮戊二酸脱氢酶(KGDH)的酶结合并抑制组蛋白去甲基化酶的活性。KGDH通常与线粒体...
-
噬菌体作为用于抗菌治疗和疫苗开发的潜在工具
日期:2023-07-28
越来越多的人患有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寄生虫病和癌症,这促使人们寻找创新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法,特别是基于疫苗和靶向治疗的方法。另一个问题是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增加,对人类造成的全球威胁。基...
-
人类T细胞在控制RSV感染中的关键作用
日期:2023-07-27
RSV感染导致广泛的人肺上皮损伤,这是一种促炎的固有免疫应答,并引发了一种自然的适应性人体免疫应答,从而产生保护性免疫。一项发表于《JCI Insight》的研究证明了人类T细胞在控制RSV感染中的关键作用。具体而言,...
-
免疫噬菌体抗体文库中的感染性疾病抗体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日期:2023-07-20
新发和再发传染病构成的威胁突出表明需要制定新的策略来克服这些感染。此外,耐多药微生物的出现促使我们需要开发标准抗生素方案的替代策略。其中一种策略是使用可同时发挥预防和治疗作用的人单克隆抗体(Mab)。在过...
-
针对特定病原体的防御机制重组抗体的一般策略(三)
日期:2023-07-18
靶向破坏宿主免疫的病原体进行重组抗体的设计和开发策略
人口密度、旅行频率和免疫受损个体数量的增长增加了病原体致病的机会。重组抗体技术可以帮助确定病原体的免疫逃逸机制,并通过识别功能相关的抗体靶...
-
抗衰老蛋白注射增强猴子记忆力
日期:2023-07-14
近日一项发表于《Nature Aging》的研究结果可能会为神经退行性疾病带来新的曙光。研究显示,给衰老的猴子注射一种“长寿因子”蛋白质可以改善它们的认知功能。
Klotho是一...
-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