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来看,北美、欧盟和英国的麻疹(Measles)病例总体呈上升趋势。美国正面临自2000年宣布消除以来最严重的麻疹疫情。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22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美国已报告1618例麻疹确诊病例,其中198例患者住院,3人死亡,确诊病例创下近33年最高纪录,超过2019年全年1274例的历史最高值。疫情主要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约92%的患者未接种麻疹疫苗或接种情况不明。

图1.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
根据加拿大卫生部门最新数据,截至9月20日,加拿大今年已报告5000多例麻疹病例,两名婴儿死亡,其中艾伯塔省和安大略省是疫情最严重的地区,感染者大多数是儿童和婴儿。尽管加拿大人口相比美国少得多,但最新病例数字几乎是美国确诊病例数的三倍。加拿大卫生官员表示,未接种疫苗是导致此次疫情大规模暴发的主要原因。

图2. 加拿大卫生部
麻疹是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MeV)引起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麻疹属于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为有包膜的单股、负链、不分节段的RNA病毒,基因组全长约为16 kb;麻疹病毒有6个结构基因,编码六种结构蛋白,核蛋白(nucleoprotein)、磷蛋白(phosphoprotein)、基质蛋白(matrix)、融合蛋白(fusion)、血凝素蛋白(haemagglutinin)和大蛋白(large protein),以及两种非结构蛋白V蛋白和C蛋白(non-structural proteins V and C)。
血凝素蛋白作为病毒颗粒表面的两种跨膜糖蛋白之一,能够与细胞受体结合,包括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表面的信号淋巴细胞激活分子(SLAM或CD150)以及上皮细胞黏附连接组件NECTIN-4。这些受体的分布决定了麻疹病毒感染的细胞类型和组织范围。感染麻疹后获得的终身免疫主要源于针对血凝素蛋白的中和性IgG抗体,这些抗体可阻断病毒与宿主细胞受体的结合。另一病毒表面糖蛋白融合蛋白负责介导病毒包膜与宿主细胞膜的融合,使病毒核糖核蛋白复合体能够进入细胞质。

图3. 麻疹病毒示意图
(Viruses. 2016 Oct 22;8(10):294.)
麻疹被称为世界上传染性最强的病毒之一,其传播能力甚至超过新冠病毒。麻疹主要通过呼吸道分泌物飞沫传播,也可通过直接接触感染者的鼻咽分泌物传播。当患者咳嗽、打喷嚏时,病毒随排出的飞沫经口、咽、鼻或眼结膜侵入易感者。病毒吸入人体后,先感染呼吸道免疫细胞,随之扩散至全身,最终通过利用呼吸道上皮细胞的NECTIN-4受体进行复制并释放回呼吸道,这是实现病毒排出的关键步骤。感染者在出疹前后数日均具有极强传染性,每个麻疹感染者平均会将病毒传播给9-18人,导致麻疹病毒传播效率极高,极易引发大规模暴发。

图4. 麻疹流行病学、传播、病程及并发症
(Nat Rev Dis Primers. 2016 Jul 14:2:16049.)
感染麻疹病毒的典型症状包括发热、斑丘疹,并常伴有咳嗽、流涕和结膜炎。麻疹病毒会导致免疫抑制,其严重后遗症涵盖肺炎、胃肠炎、失明、麻疹包涵体脑炎及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确诊病例需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包括麻疹病毒IgM抗体和/或病毒RNA检测。

图5. 麻疹病症
(JAMA dermatology. 2019;155(12):1436.)
目前麻疹疫苗只有减毒活疫苗一种,包括麻疹单价减毒活疫苗、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MR)、麻疹-流行性腮腺炎联合减毒活疫苗(MM)、MMR、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水痘联合减毒活疫苗(MMRV),这些联合疫苗均含有麻疹成分,统称为含麻疹成分疫苗(MCV)。尽管全球已拥有安全高效的麻疹疫苗,且两剂接种的保护率可达97%,但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全球第一剂麻疹疫苗接种率长期停滞在83%左右,远低于形成群体免疫所需的95%门槛。这一免疫缺口直接导致麻疹疫情在全球多地严重反弹,2024年欧洲病例数创25年新高,而美国今年99%的病例都发生在未接种或接种状态不明的人群中。究其根源,新冠疫情造成的免疫中断和日益蔓延的"疫苗犹豫"现象、宗教信仰等是主要推手。疫苗覆盖率不理想导致了麻疹复发和暴发,甚至在麻疹已经消除的国家重新建立了本土传播(如委内瑞拉、巴西和蒙古等国家)。
要实现消除麻疹的全球目标,当务之急已不仅是疫苗本身,更是要通过加强基层卫生系统和对抗错误信息来提升接种覆盖率。

图6. 麻疹疫苗接种
(JAMA Pediatrics. 2018;172(9):896.)
全球对麻疹病毒的研究正从传统减毒活疫苗向新技术转型:通过人类SLAM敲入小鼠模型和貂鼠模型深入解析病毒的致病机制;利用核苷类聚合酶抑制剂、融合抑制肽等探索抗病毒药物;推进微阵列贴片、mRNA疫苗及重组病毒载体等创新疫苗平台,以提升接种覆盖率和免疫持久性;同时通过废水基因组监测和全基因组测序追踪病毒流行趋势。未来重点将聚焦高通量药物筛选、长期免疫评估、神经并发症机制以及多功能疫苗载体的开发,力争在提升防护、缩短治疗窗口和最终根除麻疹方面取得突破。
基于上述麻疹病毒学与免疫学研究背景,AntibodySystem可提供包括麻疹病毒相关重组蛋白,为加速麻疹相关基础研究与防治策略开发提供可靠工具,助力全球麻疹病毒学研究。
麻疹相关重组蛋白
|
货号 |
产品名称 |
|
EVV33901 |
Recombinant MeV H/Hemagglutinin glycoprotein Protein, C-His |
|
YVV33901 |
Recombinant MeV H/Hemagglutinin glycoprotein Protein, N-His |
|
YVV34501 |
Recombinant MeV F1/Fusion glycoprotein F1 Protein, N-His |
|
YVV34601 |
Recombinant MeV N/Nucleoprotein Protein, N-His |
|
YVV34701 |
Recombinant MeV M/Matrix protein Protein, N-His |
|
YVV34801 |
Recombinant MeV P/Phosphoprotein Protein, N-His |
|
YVV34901 |
Recombinant MeV V/Non-structural protein V Protein, N-His |
|
YVV35001 |
Recombinant MeV C/Protein C Protein, N-His |
参考文献
1. Moreno MA. Measles. JAMA Pediatrics. 2018;172(9):896.
2. Balu B, Mostow EN. Measles. JAMA dermatology. 2019;155(12):1436.
3. Rota PA, Moss WJ, Takeda M, de Swart RL, Thompson KM, Goodson JL. Measles. Nature Reviews Disease Primers. 2016;2(1).